製作方法是將水加入小麥粉攪伴形成粉漿,再加上蔬菜、肉類、魚類和貝類等材料,於鐵板上煎,最後加上調味料進食。
不同地方的お好み焼き,在做法和材料上各具特色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大派系:
(關西風) 大阪燒
(廣島風) 廣島燒
另外還有
東京的 <文字燒>
神戶的 <明石燒>
大阪的 <章魚燒>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大阪燒>是把所有食材跟麵糊一起均勻攪拌後,再放到鐵板上煎熟 (通常會盡量煎成圓餅狀)。
最後淋上醬汁、美乃滋再撒上點海苔粉及柴魚片後即可享用!而大阪燒口感上偏鬆軟!
▲ 道頓堀大阪燒‧以「千房」和「美津」較為出名
▲ 「千房」有專人服務,據說「美津」可以自己動手做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廣島燒>則是先在鐵盤上煎一塊圓形薄餅,再把食材一層一層堆疊上去,中間還要煮麵、煎蛋。最後淋上特調醬汁、撒上滿滿的青蔥!
廣島燒做法要翻來覆去的,面前的那座小山很容易會走山/崩山,因此大部分都是老闆做好再送過來的!
▲ 今天吃的是「麗ちゃん」,滿滿都是下班來吃晚餐的上班族。
(在廣島有很多由因戰爭而成為寡婦所經營的什錦燒店。廣島市內「○○chan」的店家很多,除了以老闆娘的名字為名,也有醬汁的意思)
▲ 整個很飽足的概念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文字燒>日文原名「もんじゃ焼き」,中文也有人翻譯成猛甲燒,是關東地區的代表,做法和大阪燒、廣島燒大不相同。
首先,要將低筋麵粉、水、醬汁混合後先放在一邊,接著把蔬菜、炸麵粉塊、各種配料混合。
接著,先把拌好的蔬菜放到鐵盤上,稍微拌炒後做成圓形,然後在中間挖個洞。再把麵糊倒入洞內,然後等到麵糊不會再到處流來流去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!
值得一提的是,文字燒上面非常濕潤黏稠,並不像大阪燒和廣島燒那樣有個「餅」的形狀,但文字燒的底部有一層鍋巴,兩種層次交疊的口感十分新奇美味!
▲ 月島是在東京灣上的一個人造島,也是文字燒的發源地。
月島的西仲通街匯集了很多MONJA燒餐廳,從月島站7號出口前往僅幾步即可到達。
▲ 老字號的おしお,在月島有五家分店,其中四家就在西仲通商店街
▲ 大概是本店,所以店內還保留原來日式復古味道
▲ 月島もんじゃ振興会協同組合,是推動 月島=文字燒 的重要推手。
裡面有賣很多文字燒DIY組合及紀念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番外篇】<章魚燒>
章魚燒 (たこやき takoyaki ),直譯為「烤章魚丸子」,起源於日本關西的料理。算是台灣人最熟悉的日式小吃。
在大阪是用牙籤叉來吃,而東京是用筷子夾,在早期則是用竹串以三個一串的方式處理的。
章魚燒的祖先叫做明石燒,原先作法是用蛋白蒸成很軟的圓形糕。1933年,「會津屋」的老闆加了牛肉、蒟蒻和醬油在大阪販賣。但有客人不滿地說:「明石燒可是有加章魚的耶!」就因為客人這句話,章魚燒就此誕生。
▲ 道頓崛的招牌都沒在客氣比大比誇張的
▲ 章魚燒燈 也太妙
▲ 日本的章魚燒口感比台灣較軟嫩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番外篇】<明石燒>
明石燒又稱玉子燒,是章魚燒的祖先。
蛋佔的比例較高。自兵庫縣南部至大阪市一帶較多見。在明石市則不稱明石燒而稱「玉子燒」。
明石燒與章魚燒都是用麵糊、蛋汁與章魚腳切丁作食材,然後利用鐵盤將食材混合後燒烤而成。
明石燒的份量比較多,通常一份10~20個不等,明石人拿來當成正餐。然而一份章魚燒通常了不起6~8個,被關西人當成點心。
▲ 明石燒會加高湯一起烤,不撒柴魚片也不撒調味粉。
明石燒還會附上一碗溫度不高的湯,吃法是將明石燒放在溫冷高湯內沾著吃,用意是讓剛出爐的明石燒稍微降溫,不像像章魚燒會燙傷客人的舌頭。
▲ 明石燒的外皮比較軟,而大阪的章魚燒則會烤到微焦。
▲ 湯的明石燒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接接的手繪風介紹:http://jjoxo.blogspot.tw/2012/02/blog-post.html